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法理学》真题答案

1088次浏览 | 2021-01-21 15:35 发布
来源:

原标题: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法理学》真题答案

  提供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课程培训服务!

1、“法学作为科学无力回答正义的标准问题,因而是不是法与是不是正义的法是两个必须分离的问题,道德上的善或正义不是法律存在并有效力的标准,法律规则不会因违反道德而丧失法的性质和效力,即使那些同道德严重对抗  的法也依然是法。”关于这段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15年卷一90题)

A 、 这段话既反映了实证主义法学派的观点,也反映了自然法学派的基本立场

B 、 根据社会法学派的看法,法的实施可以不考虑法律的社会实效

C 、 根据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的观点,内容正确性并非法的概念的定义要素

D 、 所有的法学学派均认为,法律与道德、正义等在内容上没有任何联系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实证主义法学派主张,在定义法的概念时,没有道德因素被包括在内,即法和道德是分离的。自然法学派认为, 在定义法的概念时,道德因素被包括在内,即法与道德是相互联结的。故题干中的这段话反映了实证主义法学派的观  点,未反映自然法学派的基本立场,故A项错。社会法学派以“社会实效性”为法的概念的首要定义要素。故B项错。传统的自然法学派以“内容正确性”作为法的概念的唯一定义要素,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不将“内容正确性”作为法的概念的定义要素。故C项对。传统的自然法学派认为,在定义法的概念时,道德因素被包括在内,即法与道德是相互联结的。故D项过于绝对而错误。

2、据《二刻拍案惊奇》,大儒朱熹作知县时专好锄强扶弱。一日有百姓诉称:“有乡绅夺去祖先坟茔作了自家坟地。”朱熹知当地颇重风水,常有乡绅强占百姓风水吉地之事,遂亲往踏勘。但见坟地山环水绕,确是宝地,遂问   之,但乡绅矢口否认。朱熹大怒,令掘坟取证,见青石一块,其上多有百姓祖先名字。朱熹遂将坟地断给百姓,并治乡绅强占田土之罪。殊不知青石是那百姓暗中埋下的,朱熹一片好心办了错案。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17 年卷一90题)

A 、 青石上有百姓祖先名字的生活事实只能被建构为乡绅夺去百姓祖先坟茔的案件事实

B 、 “有乡绅夺去祖先坟茔作了自家坟地”是一个规范语句

C 、 勘查现场是确定案件事实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

D 、 裁判者自身的价值判断可能干扰其对案件事实的认定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C,D

参考解析:青石上有百姓祖先名字的生活事实,也可以被解释为其他事实,比如青石是暗中埋下的,故A项“只能”错误。规范语句,使用“应当”“可以”等词汇,故B项错误。除了勘查现场外,还应调取其他证据以形成证据链,从而确定案件事实,故C项正确。裁判者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必须夹杂自身的价值取向,故D项正确。

3、许某与妻子林某协议离婚,约定8岁的儿子小虎由许某抚养,林某可随时行使对儿子的探望权,许某有协助的义务。离婚后两年间林某从未探望过儿子,小虎诉至法院,要求判令林某每月探视自己不少于4天。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17年卷一89题)

A 、 依情理林某应探望儿子,故从法理上看,法院可判决强制其行使探望权

B 、 从理论上讲,权利的行使与义务的履行均具有其界限

C 、 林某的探望权是林某必须履行一定作为或不作为的法律约束

D 、 许某的协助义务同时包括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B,D

参考解析:在当代法治国家,情理与法理存在差别。法院作出判决应当依据法律,而不能依据情理。故A项错误。权利的行  使与义务的履行都必须根据法律,受到法律的约束。故B项正确。所谓法律权利,就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法律关系主体可以自主决定作出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手段;所谓法律义务,是指人们必须履行一定作为或不作为之法律约束。探望  权属于权利。故C项错误。义务人必须根据权利的内容作出一定的行为,被称“作为义务”或“积极义务”;义务人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的义务,被称为“不作为义务”或“消极义务”。故D项正确。

4、200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五十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残疾人搭乘公共交通工 具,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便利和优惠。残疾人可以免费携带随身必备的辅助器具。盲人持有效证件免费乘坐市内 公共汽车、电车、地铁、渡船等公共交通工具。盲人读物邮件免费寄递。国家鼓励和支持提供电信、广播电视服务 的单位对盲人、听力残疾人、言语残疾人给予优惠。”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010年卷一92题)

A 、 该规定体现了立法者在残疾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问题上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

B 、 从法的价值的角度分析,该规定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法的自由价值

C 、 该规定对于有关企业、政府及残疾人均具有指引作用

D 、 该规定在交通、邮政、电信方面给予残疾人的优待有悖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B,D

参考解析:本题为选非题。自由,是指在没有外在强制的情况下,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活动的能力。正义,是指在涉及 利害关系的场合,要求平等对待他人的观念形态。从法的价值的角度分析,该规定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法的正义价值,而非自由价值。故B项错误。平等原则,并不禁止差别对待,只要这种差别对待具有正当理由。残疾人在生理上存在劣 势,故给予优待不违反平等原则,故D项错误。

5、在小说《悲惨世界》中,心地善良的冉阿让因偷一块面包被判刑,他认为法律不公并屡次越狱,最终被加刑至19年。他出狱后逃离指定居住地,虽隐姓埋名却仍遭警探沙威穷追不舍。沙威冷酷无情,笃信法律就是法律,对冉 阿让舍己救人、扶危济困的善举视而不见,直到被冉阿让冒死相救,才因法律信仰崩溃而投河自尽。对此,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2017年卷一88题)

A 、 如果认为不公正的法律不是法律,则可能得出冉阿让并未犯罪的结论

B 、 沙威“笃信法律就是法律”表达了非实证主义的法律观

C 、 冉阿让强调法律的正义价值,沙威强调法律的秩序价值

D 、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们的拥护和信仰,缺乏道德支撑的法律无法得到人们自觉的遵守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A,C,D

参考解析:若“恶法非法”,在违反该恶法不是违法。故A项正确。“笃信法律就是法律”表达了实证主义的法律观。故B项错误。冉阿让认为法律不公,故强调法律的正义价值;沙威笃信法律就是法律,故强调法律的秩序价值。故C项正确。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故D项正确。

法考热点:

备考攻略:

备考试题: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题库[章节练习]、[模拟试题]、[历年真题]海量免费试题在线测试,各科真题试卷实战演练。>>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网校教师给大家推荐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课程,有针对性的去学习,我们才能不浪费这么长的备考时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视频课程:点击获取!点击—我要购课—支付成功后课程自动开通,课程可以下载到手机随时随地观看!考试零基础培训服务方案,报名送教材>>

打开考试通网校APP→选择“题库”→“资料下载”一键下载学习资料(可打印)!资料不断上新!,长按识别二维码安装“考试通”APP

责任编辑:张大海 UN918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新疆教育网系信息发布平台,新疆教育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