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考研笔试终于结束了,不管是否正常发挥,你努力了一年的答卷终于算是交上去了。
你还记得在考试前的某一天,自己默默地许下愿望:
“考完研一定要好好吃一顿海底捞”
“考完研一定出去把之前没玩的都补上”
“考完研一定要好好陪陪她/他”
“考完研一定要和舍友五黑到天亮!”
“……”
可真的考完了,却突然发现自己的游戏已经戒了,自己的她/他也走丢了,想玩的东西也没有玩的欲望了。
说是如释重负,却又担心自己的发挥不佳,辜负了自己的努力和深爱着自己的人的期望。
自己一个人默默收拾考研书籍的时候,回想起在自习室奋斗过的日日夜夜,那是自己一个人孤独走过的一段岁月。
还记得我独自回自习室收拾书籍的时候,眼泪已经在眼眶中打转。无数画面在脑海中闪过。
第一次因为复习而拒绝和女朋友出去旅游的画面
第一次因为复习而逃课,第二节课被老师点名批评的画面
第一次因为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的画面
第一次自己高数模拟考到130+的画面
第一次英语阅读全对的画面
……
以及第一次考完研的画面
在一个座位上经历过春夏秋冬,熬过了严寒酷暑,不管结果怎样,这段岁月带给我们的,都是实实在在的成长。
作为过来人,学长负责任地告诉你们,从你们考研完到开学的9月份,将会是你们的学生生涯最轻松的一个假期。
但我说的考研完,不是现在,而是来年的三四月份,每个学校的复试结束。
而从现在到明年学校的复试还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应该如何合理运用来增加自己的上岸成功率呢?
大家缓解一下这段时间以来的紧张心情后,后面要做些什么呢?
试卷出来以后,各个平台的答案在网络上都出来了,有心情的考生可以对着这些答案预估自己的分数,给自己的心里一个底,这样好给自己的复试做好充足的准备,不如意的考生也可以做好调剂的准备,增加后面成功考研的可能性。
初试成绩在2021年2月20日以后陆续公布,随时关注各个高校的公布动态,心态好一点,先过个安心年,不过到那个时候再进行复试准备的话,恐怕有点迟了,特别是报考985自主划线资格院校的考生,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做好充足的准备会有更好的效果。
复试通常是由笔试和面试组成,由报考的自主学校组织。一般是在每年的3月下旬开始,4月底结束。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计算机操作能力、外语由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
专业课的笔试是复试的重点,占比最重。一般是论述题,考试时间为两个小时,在这个时间里,回答的一定要条例清晰,充分展示自己的理论深度和论述问题的能力。
常为自我介绍,但是根据学校的不同,考试内容也有不同,有些可能是演讲和社会时事看法。老师可能也会问到和本科专业相关的问题,所以一定到事先准备跟自己专业相关的英语词汇。
在口试中,一定要体现出自己的自信,提前做足准备,在老师的提问互动中显得尤为重要。也要注意如果是自我介绍的话,注意注重兴趣爱好、价值观一类的。
将院系老师的论文事先收集整理,了解他们的学术研究方向,这些可能就是面试时候,考官会提出的问题,当然这个方法是事先自己已经专业知识足够硬件情况下的。面试的临场发挥特别重要,复试比较灵活多变,经常有一些变化,在前期做好充足的准备和积累,放松好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