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内向不善言辞?家长可以这么做!

974次浏览 | 2020-12-31 12:02 发布
来源:

原标题:孩子内向不善言辞?家长可以这么做!

在一个班级里,有着很多性格迥异的孩子,他们的行为方式也有所不同。

某天,老师布置下去一个任务,兰兰性格开朗,善于表达,在独立思考后没有得出解决方案,就去找同学们一起讨论,集思广益,最终解决了问题。而另外一个孩子小思性格内向,不善言辞,遇到难题时自己冥思苦想,钻了牛角尖,没有和大家一起讨论,最后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

兰和小思不同的性格,导致了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我们每天都需要从他人那里获得信息,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智能,需要沟通协调,合作完成工作。如果不懂处理人际关系,在生活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在学校,如果孩子不善言辞,不懂与人交往,就可能因为“不合群”被同学孤立。
所以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也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表现。


人际关系智能


多元智能之一的人际关系智能,指能很好地理解别人的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这项智能强的人善于察觉他人的情绪、情感,体会他人的感觉感受,辨别不同人际关系的暗示以及对这些暗示做出适当的反应。


家长想要提升孩子人际关系的智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启发孩子,创造交往机会。

    让孩子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做一些不得不与人交往的事情,逐步改变原有的习惯,让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与人交往的乐趣,变被动交往为主动交往。这样可以加深同伴间的了解和信任,增进同伴间的感情,培养其人际交往能力。

  2. 鼓励孩子,互动关心他人。

    家长可以适当地教育孩子要学会关心他人,教给孩子关心的方法。如某个小朋友生病了,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去看望;某伙伴学习遇到了难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帮助。

  3. 教育孩子,理解宽容他人。

    每个人对待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别人,制造同伴间的矛盾,要知道宇宙不是以我为“中心”的。同时,在与同伴交往中,更不能因为别人有缺点就大加指责,有意疏远、嫌弃,要让孩子懂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个道理。

  4. 引导孩子,赞美和善意地批评他人。

    家长要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以身作则,真诚地赞赏邻居、同事,让孩子知道由衷地赞美他人也是一种美德,感受到“送人玫瑰手有留香”的喜悦,但是,也要让孩子知道,只讲哥们儿义气不讲做人原则,只说好听的“吹捧之话”不说有益的“逆耳忠言”,不是“由衷地赞美”而是“助纣为虐”“落井下石”。


除了人际关系智能以外,语言智能也非常重要。


语言智能

语言智能指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并理解他人,灵活掌握语音、语义、语法,具备用言语思维、用言语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层次内涵等方面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当中,不善言语的人多之胜多,经常抱怨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很差,即使满腹言语也不知道如何去说,看到别人演讲的视频更满是自卑和羡慕。不善于言谈和表达很容易留给人留下能力不足、思想匮乏的印象。


提升语言智能,有以下几个方法:


  1. 要自信。

    信心是我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前提,如果自己对自己都没有信心,那谈何改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人往往比语言表达能力差的人的信心要强的多,要勇于迈出第一步,才能讨论接下来怎么做,才能抓住机会。

  2. 多阅读。

    书籍是人类的挚友,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不果断积累和学习,同时它还会潜默移化的改变或教给我们一些语言表达的经验等,对提高我们语言表达能力很有帮助。

  3. 多交流。

    多去交流和互动,在很多社交活动中与别人交流可以让我们结识各领域、各种性格、各种思想的人,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社交能力,扩大我们的人际范围,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到更优秀的语言表达方式。

  4. 多学习。

    学习范围并不局限于书籍,还有我们身边的访谈节目、电台、新闻、演讲节目等。

  5. 多说,多锻炼。

    这一点重要的是:有意识地用自己的脑子思考和整理内容。经常会被说是不经大脑思考的人,其实是缺乏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如果不经过大脑思考和整理,如何把想说的话更好的表达出来呢?

责任编辑:张大海 UN918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新疆教育网系信息发布平台,新疆教育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