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查目标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动物生产学》考试内容包括《家禽生产学》、《猪生产学》、《牛生产学》和《羊生产学》四门课程内容。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与动物生产有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动物生产领域的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 家禽生产学:约40分 猪生产学:约45分 牛生产学:约35分 羊生产学:约30分 4、试卷题型结构与分值 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24分 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选择:每个2分,共30分 判断:每个1分,共13分 简答:每个8分,共48分 论述:1个,15分 5、试卷题型构成 基本知识题:90分左右 综合应用题:60分左右 三、考查范围 第一部分:家禽生产学 (一)、主要参考教材 《家禽生产学》(2版),杨宁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年1月 (二)、考试内容范围 1、家禽生物学特性及品种 家禽的生物学特性:家禽品种、育种体系、制种体系的概念;家禽品种分类方法:主要家禽品种的名称及生产性能特点。 2、家禽的繁育与人工孵化 母禽生殖系统的构造及其功能;种鸡的公母配比、各种家禽的孵化期、种蛋选择及保存的方法;人工孵化的条件:孵化操作的流程及重点关注的问题;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入孵蛋孵化率的概念、影响孵化的原因;初生雏的性别及强弱雏的鉴别方法。 3、蛋鸡生产 蛋鸡阶段的划分;家禽的饲养方式;雏鸡生长发育的特点;育雏的条件;雏鸡的饲养管理;育成鸡控制体重的方法;鸡群均匀度的概念及标准;育成鸡的饲养管理;产蛋鸡的饲养条件;产蛋鸡的饲养管理措施。 4、肉鸡生产 白羽肉鸡的生产特点;肉用仔鸡的饲养方式及制度;肉仔鸡的饲养管理要求;优质肉鸡与白羽快大型肉鸡在生产上的区别。 5、家禽饲养设备及环境要求 禽舍常用的设备类型及使用注意事项;各类型家禽对环境的一般要求和特殊要求;影响家禽的主要环境因素及其控制;家禽生产与动物福利。 第二部分:猪生产学 (一)、主要参考教材 《猪生产学》,杨公社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12月 (二)、考试内容范围 1、家猪的起源 家猪的生物学特性,猪的行为特征。 2、猪的品种及经济类型 猪的经济类型及划分;地方品种;我国培育品种;国外引进品种。各类型猪主要特点和各自的优缺点;地方品种保护的重要性及方法。 3、猪的育种 猪的育种目标、性能测定、育种值的估计;种猪的选择,猪的品系选育;现代育种理论新技术;猪的性状杂交的一般规律;猪的杂交方式、效果及利用;杂交繁育体系的概念及构成。 4、猪的营养需要及饲料配方 猪的营养生理特点及营养需要;猪的饲养标准;猪的配合饲料及饲料配制。 5、种猪生产 种公猪的生理特点;公猪的训练方法;种公猪的合理饲养、使用及管理方法;人工授精的方法、精液的处理方法、输精技术。 后备母猪的初配适龄、发情鉴定技术、发情排卵以及同期发情技术;配种、空怀、妊娠、哺乳母猪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妊娠诊断的时间与技术、胚胎生长发育、死亡时间、死亡原因、妊娠母猪的代谢特点及变化;提高母猪生产力的措施。 6、仔猪的培育 哺乳仔猪生长发育以及生理特点;提高哺乳仔猪存活率及断奶体重的措施;断奶仔猪的养育。 7、生长肥育猪的饲养管理 猪的生长发育规律;提高猪肉生产力的技术措施;肉猪饲养管理技术。 8、猪场建设 养猪生产工艺;猪场建设及防病。 9、工厂化养猪 工厂化养猪的特点、饲养管理及环境控制;规模化猪场的规划。 第三部分:牛生产学 (一)、主要参考教材 《养牛生产学》,莫放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 (二)、考试内容范围 1、绪论 我国奶牛饲养品种及分布;奶牛饲养方式及繁育体系;我国肉牛产业化;国外肉牛、奶牛的发展趋势。 2、牛种及生物学特性 牛种分类;国内外优良牛品种的外貌特征、生产性能、适应性。 3、牛的育种繁殖技术与管理 牛的品种选育的性状和内容;种牛种选育及后裔测定;奶牛育种管理及选种选配;我国肉牛产业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人工授精操作方法和步骤;提高牛繁殖力的途径。 4、牛的饲料与营养需要 牛常用饲料及加工;牛对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利用特点及营养需要。 5、牛的饲养管理 犊牛、育成牛、种公牛饲养管理技术;奶牛饲养管理技术与方法及其应用;成母牛饲养管理的概念及各阶段的饲养;肉牛育肥方式与育肥技术。 6、牛场环境控制与牛场建设 牛场场址选择与规划;牛舍内部设施;规模化牛场粪、尿、污水、处理及利用。 第四部分:羊生产学 (一)、主要参考教材 《羊生产学》,赵有璋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6月(第三版) (二)、考试内容范围 1、绪论 现代羊生产的概念和我国养羊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2、羊的品种 国内外优良羊品种的外貌特征、生产性能、适应性及个品种杂交利用。肉羊主要优良品种的外貌特征、生产性能、杂交利用和适应性。 3、羊皮和羊肉 羊皮结构组成和生长发育过程;羊肉营养及肉羊育肥知识和技能;现代肉羊生产技术。 4、羊的遗传育种 羊各种性状分类及遗传一般规律;羊常规选择方法技术;不同生产方向羊的育种目标和特有技术。 5、羊的繁殖 羊常规配种方法;产羔与接羔技术;人工授精技术和高繁技术;羊的繁殖规律和提高羊繁殖力的途径。 6、羊的饲养管理 羊的生物学特性;各类羊的营养特点和饲养管理要点;羊的营养需要与饲料制作;羊的肥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