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免疫学》考研大纲

539次浏览 | 2022-01-05 16:15 发布
来源:http://yz.kaoyan.com/ibp/dagang/59b8f745c5a0f.html

原标题:2018年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免疫学》考研大纲

  参考书  《免疫学原理》科技出版社周光炎主编  《医学免疫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陈慰峰主编  《基础免疫学》科学出版社吴玉章等译  考试大纲  本《免疫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免疫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免疫学是研究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结构及其免疫生物学功能的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已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求考生对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免疫学技术原理有较深的了解;系统掌握免疫系统组成、免疫细胞和分子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免疫应答的发生过程及其调节;初步了解免疫在健康与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考试内容  (一)免疫系统  1.免疫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1)中枢免疫器官:胸腺、骨髓。  2)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粘模免疫系统。  3)淋巴细胞的归巢和再循环。  2.免疫细胞  1)单核-巨嗜细胞系统:分化发育、表面标志、生物学特性。  2)树突状细胞:体内发布、种类及其生物学功能。  3)NK细胞:概念、发育分化、对靶细胞的识别、在宿主防御和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4)T细胞:发育分化、TCR的结构及其多样性的基础、胸腺选择、T细胞亚群及其生物学功能。  5)B细胞:发育分化、表面标志、B细胞抗原受体(BCR)的结构。  3.免疫分子  1)免疫球蛋白:分类、结构和功能、分子遗传学、抗原抗体相互作用、单克隆抗体。  2)补体系统:组成和命名、激活途径、活化的调控、补体受体、补体的功能及生物学意义。  3)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基因组成及定位、遗传学特点、分布、结构、功能。  4)细胞因子:分类和命名、主要细胞因子的来源和生物学作用、细胞因子受体的组成及其信号传导。  (二)免疫应答及其调节  1.先天免疫反应  1)先天免疫的组成及其效应机制:参与先天免疫的效应细胞和分子、吞噬作用。  2)先天免疫的识别机制:模式识别受体的种类、分布、信号传导、配体。  2.抗原  1)概念:抗原、半抗原、免疫原性、抗原性、超抗原、丝裂原、载体效应、佐剂。  2)抗原特异性:表位、交叉反应。  3)抗原的分类。  3.抗原递呈  1)抗原递呈细胞:种类、体内分布、生物学作用。  2)抗原递呈途径:MHCI类分子递呈途径、MHCII类分子递呈途径、交叉抗原递呈(cross-presentation)、CD1分子递呈途径。  4.T细胞活化  1)抗原递呈细胞与T细胞的相互作用:T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T细胞活化所需的条件、共刺激分子。  2)T细胞受体的信号传导。  3)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细胞因子的作用,Th1、Th2、Th17、Tfh、Treg细胞和CTL等T细胞亚群。  4)活化T细胞的转归:记忆性T细胞、活化T细胞的死亡、T细胞的耗竭。  5.T细胞应答的效应及其机制  1)效应性T细胞:种类、生物学效应。  2)细胞毒性T细胞:对靶细胞的识别、穿孔素、颗粒酶、FasL/Fas途径。  6.体液免疫应答  1)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TI抗原、TD抗原。  2)B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BCR信号传导、免疫球蛋白类别转换、抗体多样性的机制、抗体亲和力成熟。  3)体液免疫应答的规律:生发中心反应、初次免疫应答、再次免疫应答。  7.免疫耐受  1)中枢免疫耐受:T细胞阴性选择、Treg细胞的发育、B细胞阴性选择。  2)外周免疫耐受:成熟B细胞的耐受机制、成熟T细胞的耐受机制、免疫忽略(immunologicignorance)、克隆无能(clonalanergy)。  (三)免疫与疾病  1.超敏反应  1)超敏反应的类型和发生机制。  2)临床常见的超敏反应。  2.自身免疫病  1)自身免疫病的主要发生机制和相关因素。  2)自身免疫病的损伤机制。  3.感染与免疫  1)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和抗病毒免疫的作用机制。  2)细菌感染的致病机制和抗细菌免疫的作用机制。  4.肿瘤免疫  1)抗肿瘤免疫的作用机制。  2)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2018考研公共课大纲将在9月15发布,考研帮把最权威的大纲解析人找来给你免费解读,戳这里免费报名

责任编辑:张大海 UN918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新疆教育网系信息发布平台,新疆教育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