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下半年以来,为了更好地支撑教育部教材局首批九种中国经济学教材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经济学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正式启动并持续推进《中国经济学研究手册》研究工程。基地执行主任陈彦斌教授、副主任赵峰教授与夏晓华教授组织召开近10次专题论证会与研讨会,邀请30多位经济学领域一流学者围绕编写《中国经济学研究手册》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定位与主要内容,以及《中国经济学研究手册》与中国经济学教材建设的关系等重要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达成了一系列共识。
专家一致认为,《中国经济学研究手册》将国际学术手册的一般性与中国经济学的本质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为教育部教材局中国经济学教材建设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还可以为经济学研究人员以及经济学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中国经济学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学习素材与参考资料。
专家一致强调,《中国经济学研究手册》的编写应突出三大特点。第一,紧扣中国经济学内涵与本质。中国经济学的本质在于,对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从落后国家建设成为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进行系统性的理论总结,并且用来指导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第二,聚焦中国经济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重要领域的重大问题,充分体现中国学者的独创性贡献以及政府政策的成效。第三,秉持权威性与客观性。应由国内经济学界的权威学者对相关领域的现实问题、理论进展和文献脉络进行梳理,为经济学研究人员、高年级本科生以及研究生提供权威的研究述评、未来展望和经典参考文献。作者应客观总结与提炼相关领域学者的研究成果,力求把代表性的学说与观点都纳入其中,包括存在分歧的学说和观点,从而全面反映国内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而非局限于一家之言。
专家一致表示,《中国经济学研究手册》将与中国经济学教材建设、中国经济学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共同构成中国经济学生态体系。国家经济学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应进一步发挥好中国经济学教材建设与中国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高端平台作用,组织相关研究领域权威学者,编写出具有权威性、前沿性和综述性的《中国经济学研究手册》,与教育部教材局大力推动的中国经济学教材形成“双轮驱动”,共同推动中国经济学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真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用中国理论阐述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李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