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空军工程大学006理学院考研大纲

571次浏览 | 2022-01-07 19:29 发布
来源:https://yz.kaoyan.com/afeu/dagang/5849174b0d86e.html

原标题:2017年空军工程大学006理学院考研大纲

  006理学院  211翻译硕士英语  科目代码:211  科目名称:翻译硕士英语  适用专业:055101英语笔译;055102英语口译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主要考查学生对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包括语法、词汇、阅读、写作等。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语法、词汇(40%)  2.阅读(30%)  3.写作(30%)  三、试卷类型及比例  1.选择题(20%)  2.完形填空(10%)  3.改错题(10%)  4.阅读理解(30%)  5.英语写作(3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00分。  五、主要参考教材  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参考书。  212翻译硕士俄语  科目代码:212  科目名称:翻译硕士俄语  适用专业:055103俄语笔译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主要考查学生对俄语综合运用能力,包括语法、词汇、阅读、写作等。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语法、词汇(40%)  2.阅读(30%)  3.写作(30%)  三、试卷类型及比例  1.选择题(20%)  2.完形填空(10%)  3.改错题(10%)  4.阅读理解(30%)  5.俄语写作(3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00分。  五、主要参考教材  俄语专业八级考试参考书。  357英语翻译基础  科目代码:357  科目名称:英语翻译基础  适用专业:055101英语笔译;055102英语口译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主要考查学生对翻译的认知水平,常见翻译方法与技巧的灵活运用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英译汉(60%);  2.汉译英(40%)。  三、试卷类型及比例  1.句子英译汉(15%);  2.短文子英译汉(45%);  3.句子汉译英(10%);  4.短文汉译英(3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五、主要参考教材  1.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8。  2.陈宏薇,李亚丹.《新编汉英翻译教程》第二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1。  358俄语翻译基础  科目代码:358  科目名称:俄语翻译基础  适用专业:055103俄语笔译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主要考查学生对翻译的认知水平,常见翻译方法与技巧的灵活运用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俄译汉(60%);  2.汉译俄(40%)。  三、试卷类型及比例  1.句子俄译汉(15%);  2.短文子俄译汉(45%);  3.句子汉译俄(10%);  4.短文汉译俄(3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五、主要参考教材  1.蔡毅等.《俄译汉教程》(增修本)(上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3。  2.杨仕章.《俄汉翻译基础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  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科目代码:448  科目名称: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适用专业:055101英语笔译;055102英语口译;055103俄语笔译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1.本科目主要考查学生汉语写作能力与百科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将百科知识应用于汉语写作的能力。  2.汉语写作:能够熟练地掌握现代汉语写作、应用写作的基本知识与写作技巧。写作要求文体适当、结构合理、主题突出、语言精炼达意,体现出作者良好的构思能力和表达能力。  3.百科知识:对一般的百科知识如科普知识、文史常识能熟练掌握,并对军事知识、西方思想文化、大国关系有较为广泛的了解。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百科知识(50分)  要求考生对中外文化、国内国际政治、外军知识、航空知识等有一定的了解。  2.应用文写作(40分)  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和场景写出一篇450词左右的应用文,体裁包括说明书、备忘录、广告等,要求言简意赅,凸显专业性、技术性和实用性。  3.命题作文(60分)  考生应能根据给定的题目及要求写出一篇不少于800词的现代汉语短文。体裁可以是说明文或议论文。要求文字通顺,用词得体,结构合理,文体适当。  三、试卷类型及比例  1.百科知识选择题(30分);  2.百科知识判断题(20分);  3.应用文写作(40分);  4.命题作文(60分)。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五、主要参考教材  1.昂海松等.《航空航天概论》.科学出版社,2008.7。  2.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第三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8。  3.方汉文.《西方文化概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  681军事情报学基础  科目代码:681  科目名称:军事情报学基础  适用专业:1105军队指挥学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1.军事情报学基础理论部分  主要考查学生对军事情报学基础理论的掌握,以及相关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军事情报学实践部分  主要考查学生对军事情报学理论在分析和整编等实际情报工作流程中的熟练运用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军事情报学基础理论部分(占53%)  军事情报学的分类、作用、简史等基础知识;军事情报的搜集与侦察;中外军事思想;中外国防体制;现代侦察技术;信息技术的军事应用  2.军事情报学实践部分(占47%)  军事情报研究、分析、预测、整编。  三、试卷类型及比例  1.军事情报学理论部分(占53%)  (1)填空,约占10-20%。  (2)名词解释,约占30-40%。  (3)简答题,约占40-50%。  2.军事情报学实践部分(占47%)  (1)论述题,约占60-70%。  (2)材料题,约占30-4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五、主要参考教材  1.张晓军.《军事情报学》.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  2.褚良才.《军事学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682军事基础理论  科目代码:682  科目名称:军事基础理论  适用专业:1110军事训练学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1.古代军事理论部分  主要考查学员中国和外国古代军事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考查学员借鉴和运用古代军事理论分析军事问题的能力。  2.西方资产阶级军事理论部分  主要考查学员对西方近代和两次世界大战及其战后资产阶级军事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考查学员借鉴、运用这些军事理论思想分析军事问题的能力。  3.中国当代军事理论部分  主要考查学员对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论述和胡锦涛军队建设的重要指示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考查学员运用这些军事理论分析和解决军事问题的能力。  4.信息化战争理论部分  主要考查学员对信息化战争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掌握;考查学员运用这些理论分析和解决当今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古代军事理论(占35%)  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和外国军事理论的有关概念、主要军事著作和主要军事理论观点;《武经七书》的主要内容和《孙子兵法》的作者、主要内容、理论精华。  2.西方资产阶级军事理论部分(占25%)  西方资产阶级军事理论的有关概念、主要军事著作和主要军事理论观点;《战争论》、《制海权》、《制空权》、《总体战》和《坦克制胜论》的作者和主要军事理论观点;美、俄等国二战后军事战略调整的时期和主要内容。  3.中国当代军事理论部分(占50%)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含义,产生、形成、发展和充实阶段的划分时期和主要标志;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学科体系和地位作用;邓小平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形成于发展、学科体系以及地位作用;江泽民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论述的主要内容;胡锦涛关于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的主要内容;运用这些主要军事理论观点解决当今现实军事问题的认识和能力。  4.信息化战争理论部分(占40%)  信息化战争的含义、特点、发展趋势、武器装备;作战方式,包括信息战、电子战、网络中心战、精确打击战、心理战、特种战、太空战等;空中力量在信息化战争中的地位作用、作战使用和中国特色空天军的建设。  三、试题类型和比例  1.古代军事理论部分(占35%)  (1)概念解释,约占20%;  (2)填空题,约占20%;  (3)选择题,约占20%;  (4)简答题,约占30%。  (5)实例分析,约占10%。  2.西方资产阶级军事理论部分(占25%)  (1)概念解释,约占20%;  (2)填空题,约占25%;  (3)选择题,约占25%;  (4)简答题,约占30%。  3.中国当代军事理论部分(占50%)  (1)概念解释,约占15%;  (2)填空题,约占15%;  (3)选择题,约占15%;  (4)简答题,约占20%;。  (5)论述题,约占20%;  (6)实例分析,约占15%。  4.信息化战争理论部分(占40%)  (1)概念解释,约占15%;  (2)填空题,约占15%;  (3)选择题,约占15%;  (4)简答题,约占20%;。  (5)论述题,约占20%;  (6)实例分析,约占15%。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五、主要参考教材  1.张军,梁小安,胡荣.《军事理论导论》.军事科学出版社,2015版。  881数学综合  科目代码:881  科目名称:数学综合  适用专业:0701数学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1.数学分析部分  主要考查学生对数学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对数学分析的极限理论、微分理论、积分理论及级数理论的掌握程度;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基本技巧的应用能力。  2.空间解析几何部分  主要考查学生对解析几何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的理解程度;对基本几何实体直线、平面及曲面性质的掌握程度以及解决几何问题基本技巧的应用能力。  3.数值分析部分  主要考察学生对数值分析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理解程度;对求解线性代数方程组、超越方程求根、插值、拟合、数值积分、数值微分及常微分方程数值解等常用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对解决数值计算问题的基本技巧的应用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数学分析部分(占70%)  (1)极限理论:一元(多元)函数定义;数列的极限及其性质;一元(多元)函数的极限及其性质;一元(多元)函数连续性的判定;闭区间(区域)上连续函数性质。(2)微分理论:一元函数导数及微分;求(高阶)导数的方法;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法则;利用微分中值定理研究函数性态。多元函数偏导数和全微分;多元函数求偏导的方法;方向导数与梯度;利用偏导数和全微分研究多元函数的性态。(3)积分理论:一元函数不定积分的定义及性质;计算不定积分的方法;一元函数定积分的定义及性质;反常积分。多元函数重积分的概念;计算二重积分、三重积分的方法;第一、二型曲线积分;第一、二型曲面积分;各种积分之间的联系。(4)级数理论:数项级数;幂级数;傅里叶级数。  2.空间解析几何部分(占10%)  (1)空间直角坐标系;向量运算(线性运算、内积、外积及混合积)及其意义;(2)平面的方程及平面间的位置关系;空间直线的方程及直线间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3)曲面与空间曲线;椭球面、抛物面与双曲面。  3.数值分析部分(占20%)  (1)基础知识: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有效数字。(2)求解线性代数方程组:高斯消去法;列主元消去法;LU分解;平方根法;常用迭代格式;迭代法的收敛性及误差估计;判别收敛的几个常用条件。(3)非线性方程求根:二分法;一般迭代法;牛顿法;弦截法。(4)插值法:拉格朗日插值;牛顿插值;分段线性插值;样条插值。(5)数据拟合: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原理;多项式数据拟合。(6)数值积分:梯形公式、抛物线公式和牛顿—科特茨公式;梯形公式、抛物线公式的误差估计;复化公式及其误差估计;龙贝格求积公式;高斯型求积公式。(7)常微分方程数值解法:欧拉折线法、梯形公式、改进的欧拉公式;龙格-库塔方法的基本思想;二阶龙格-库塔方法;四阶龙格-库塔公式;单步法的收敛性和稳定性;线性多步法。  三、试卷类型及比例  1.数学分析部分(占70%)  (1)选择题、填空题约占30%。  (2)计算题,约占50%。  (3)证明题,约占20%。  2.空间解析几何部分(占15%)  (1)选择题、填空题约占60%。  (2)计算题,约占40%。  3.数值分析部分(占15%)  (1)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约占30%。  (2)计算题,约占50%。  (3)证明题,约占2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五、主要参考教材  1.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上、下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李养成,郭瑞芝.《空间解析几何》第一版.科学出版社,2004。  3.冯有前,王国正,李炳杰等.《数值分析》第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882力学综合  科目代码:882  科目名称:力学综合  适用专业:080104工程力学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1.理论力学部分  主要考查学生对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以及利用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2.材料力学部分  主要考查学生对杆件基本变形及组合变形的相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以及利用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构件承载能力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理论力学部分(占60%)  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系的简化,力系平衡问题的求解,点的合成运动,刚体的基本运动和平面运动,动力学三大定理,动静法,虚位移原理等。  2.材料力学部分(占40%)  杆件的拉压、扭转、剪切和弯曲变形及组合变形的内力、应力、变形、应变、位移等计算,及相应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校核、设计等。  三、试题类型及比例  1.填空题、选择题,约占20%。  2.分析计算题,约占8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及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五、主要参考教材  1.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I)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  2.刘鸿文.《材料力学》(第五版)(I).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  883物理综合  科目代码:883  科目名称:物理综合  适用专业:0803光学工程;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01研究方向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本《物理综合》考试大纲适用于空军工程大学光学工程和物理电子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综合》以物理学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是许多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所包括的内容为:力学、热力学、电磁学、振动、波动和波动光学。要求考生对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有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并具有初步的应用能力:会运用所学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计算和估算一般难度的物理问题,并能根据单位和数量级与已知典型结果进行比较,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一)力学(20%)  1.质点平面曲线运动的描述,位矢法,坐标法和自然法。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2.牛顿运动三定律及其适用范围。  3.质点作曲线运动过程中变力的功。保守力功的特点及势能概念。重力、弹性力和引力势能。质点的动能定理,质点系的动能定理、功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4.质点作曲线运动过程中变力的冲量。质点的动量定理、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5.刚体的定轴转动。转动惯量。转动定律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二)热力学基础(10%)  1.功和热量。准静态过程。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循环及其效率、卡诺循环。  2.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统计意义。  (三)电磁学(30%)  1.静电场及其描述:电场强度和电势。静电场的基本规律: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场强与电势的微分关系  2.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电介质的极化及其微观解释。各向同性电介质中电极化强度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有电介质存在时的高斯定理。导体的电容和电容器。静电场能量。  3.稳恒磁场及其描述。磁感应强度。毕奥—萨伐尔定律。稳恒磁场的基本规律:磁场的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  4.磁场对载流导线和运动电荷的作用。均匀磁场对平面载流线圈的作用。  5.磁介质的磁化及其微观解释。各向同性磁介质中磁化强度与磁场强度的关系。有磁介质存在时的安培环路定理。  6.电动势。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  7.自感和互感。磁场能量。  8.涡旋电场。位移电流。麦克斯韦方程组(积分形式)  (四)振动和波动(10%)  1.谐振动的描述:运动方程及相关各量。谐振动的旋转矢量表示法。  2.谐振动的动力学基本特征。谐振动的能量。  3.谐振动的合成。  4.机械波的产生和描述。平面简谐波的运动方程(波函数)。波的能量。  5.惠更斯原理和波的叠加原理。波的干涉。驻波。  6.多普勒效应。  (五)波动光学(30%)  1.光的干涉。获得相干光的两种方法。杨氏双缝干涉和薄膜等厚干涉。迈克耳逊干涉仪。  2.光的衍射。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单缝夫琅和费衍射。光栅衍射。  3.光的偏振。线偏振光的获得和检验。布儒斯特定律和马吕士定律。光的双折射。  三、试卷类型及比例  1.客观题(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填空和判断等)占50%左右。  2.主观题(名词解释、简要问答、证明和分析计算题等)占50%左右。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五、主要参考教材  1.马文蔚等.《物理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2.吴百诗等.《大学物理》新版.科学出版社,2001年。  884电路分析基础  科目代码:884  科目名称:电路分析基础  适用专业: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02-03研究方向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电路分析基础》要求考生对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能够有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和熟练的掌握,并具有正确运用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解决一般电路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  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电压源、电流源、受控源,网孔分析和节点分析,叠加定理,置换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递定理,单口网络的等效电路,一阶电路的分析,二阶电路的分析,阻抗和导纳,正弦稳态分析,正弦稳态功率和能量,三相电路,多频正弦稳态电路,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双口网络分析。  三、试卷类型及比例  (1)填空、选择题,约占20~30%;  (2)分析与综合计算,约占70~8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五、主要参考教材  1.邱关源.《电路》.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李瀚荪.《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陈长兴.《电路分析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885数字电子技术  科目代码:885  科目名称:数字电子技术  适用专业: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主要考查考生对脉冲与数字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以及运用基本理论与方法分析设计脉冲电路和数字电路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常用进制及其转换,基本逻辑及其运算,逻辑函数的表示和化简,门电路的外特性和主要参数,组合电路和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常用中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基本RS、JK、D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功用特点,逻辑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和多谐振荡器的常用电路形式、波形分析和参数估算,数模转换与模数转换的基本原理。  三、试卷类型及比例  1.填空题、选择题,约占10%~20%;  2.分析题、做图题,约占30%~50%;  3.设计题、综合题,约占30%~4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五、主要参考教材  1.杨颂华.《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2。  886数字信号处理  科目代码:886  科目名称:数字信号处理  适用专业: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主要考查:(1)对时域离散信号与系统的描述及分析的能力;(2)对时域离散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重点是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的原理与应用;(3)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重点是IIR滤波器与F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及其网络结构。  二、考试的内容  1.时域分析30%。  时域离散信号与系统的描述及基本运算,LTI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及采样定理。  2.频域分析40%  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系统函数与LTI系统的因果稳定性,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应用。  3.滤波器设计及应用30%  无限长单位脉冲响应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有限长单位脉冲响应数字滤波器的设计,离散时域系统的实现。  三、试卷类型及比例  1.填空题,选择题等,约占20%~30%。  2.推演证明题,简答题等,约占40%~50%。  3.计算与综合题,约占30%~4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五、主要参考教材  1.高西全等.《数字信号处理》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丁玉美主编.《数字信号处理》第三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3.王世一编著.《数字信号处理》修订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887军事情报学综合  科目代码:887  科目名称:军事情报学综合  适用专业:1105军队指挥学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1.现代汉语部分  主要考查学生对现代汉语语法的基本知识和修辞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用法的掌握,以及短语、句子、段落等的分析能力。  2.军事情报学部分  主要考查学生对军事学和军事情报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军情常识的掌握,以及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情报分析的基本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现代汉语部分(占20%)  词类的划分、短语的结构、多义短语,句子分析、常见句法失误,常用的辞格和语体。  2.军事情报学部分(占80%)  外(台)军(主要是美、俄、日、印、韩、台)空军军情常识;军事学的基本知识;军事情报的基本内容;信息整合工作的基本内容。  三、试卷题型及比例  1.现代汉语部分(占20%)  分析题,约占100%。  2.军事情报学部分(占80%)  (1)填空题、选择题,约占10%-20%;  (2)名词解释,约占10%-20%;  (3)简答题,约占20%-25%;  (4)论述题,约占20%-25%;  (5)材料分析题,约占20%-25%。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五、主要参考教材  1.李耐国.《军事情报研究》.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  2.周敏,华星白.《信息整合教程》.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  888军事综合  科目代码:888  科目名称:军事综合  适用专业:1110军事训练学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主要考查学员对作战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的理解和掌握;考查学员运用作战理论分析、指导和解决作战有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作战基础知识部分的有关概念、学科地位、主要特点;战场和战场环境的特征及构成;作战力量及运用;联合进攻作战和联合防御作战的主要样式;联合作战指挥的定义、地位作用要求及联合作战指挥信息系统,联合作战指挥的主要活动;联合作战综合保障,外(台)军相关知识等。  三、试题类型和比例  1.概念解释,约占15%;  2.填空题,约占15%;  3.选择题,约占15%;  4.简答题,约占20%;  5.论述题,约占20%;  6.战例分析,约占15%。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五、主要参考教材  1.总参军训部.《作战基础知识》.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2.总参军训部.《训练基础理论》.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张大海 UN918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新疆教育网系信息发布平台,新疆教育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